2009年2月8日星期日

峇峇与娘惹

马来峇峇是华人与马来女子的混血儿,其中女子叫“娘惹”。马来峇峇通行马来语,主要信仰回教,亲母方面多于父方,多重女而轻男。他们吃饭不用筷子,以右手代之。女子的服装也别有特色——马来亚“娘惹”装(侨史珍藏)


图为马来亚“娘惹”装



图中艳丽的服装为马来亚“娘惹”装。马来半岛华侨与当地女子通婚所生的子女被称为峇峇(BaBa),其中女子都叫“娘惹”(Njonja,Nyonya)。
马来半岛华侨与当地人通婚由来已久。据史料记载,明永乐时就有福州华侨阮、芮、朴、樊、郝等姓来到马六甲,定居并“娶番生子”,久之连姓氏也忘记,变成远、裔、飘、盆、哮等姓。《明史》也记载,马六甲男女发上均打髻,但有些肤色比较淡薄者,是华人的后裔。由此可知早在明朝就有华人与马来女通婚。
英国开辟槟榔屿和新加坡港后,华侨人数也因而增加,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。据卜烈尔氏《马六甲海峡英属地统计表》中所显示的数字,1850年新加坡华人有27988人,其中男25749人,女2239人,男女比率为十二比一。这就决定了很多华人必须娶当地女为妻。
在服装上,19世纪峇峇的服饰,男人喜欢长袍披身,穿布鞋,戴布帽,留辫子,完全是中国式的打扮,当然也有穿西装系领带,一身光鲜的洋人装扮。女子“娘惹”则穿马来服。马来亚“娘惹”的马来服与传统马来服又略有不同。传统的马来女上衣,前后对襟一样长,平常无装饰,颜色较深,多黑色、红色或其他深色。“娘惹”装前长后短,前多绣花纹,颜色多浅、淡、雅。下服则用马来裙(纱笼)装束,纱笼与中国古装相似。
在语言上,马来峇峇由于母亲不懂汉语,孩子与母亲一起学会了马来语,但峇峇所讲的马来话,与地道马来语不尽相同。其一,峇峇马来语夹杂许多闽南方言;其二,峇峇把许多马来语发音作了改变;其三峇峇用中国语法来讲马来语。这种峇峇马来语自成系统,称为峇峇语。
在婚姻上,峇峇虽然是华族男性移民与马来女的混合结晶,然而到了19与20世纪期间,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“娘惹”却不嫁马来男士,而与男性峇峇成婚。有迹象显示,峇峇中的望族,也重视门第间的门当户对。这种望族间的联姻,不仅可以使彼此的姻亲关系更加紧密,也可以成为彼此间经济合作的纽带。另一方面,娘惹也乐于嫁给来自中国的“新客”,可保持纯粹的中国血统,也可以把新客入赘女家,成为有力的助手。
马来峇峇的特点是:在人种上是华人与马来人的混血儿,在语言上通行马来语,在信仰上主要信仰回教,在社会习俗上亲母方面多于父方,所以子女多重女而轻男。在衣着上穿马来装,在日常生活上,吃饭不用筷子,以右手代之。
华侨与马来女通婚所生子女,一般三代后为峇峇,即“三代成峇”。随着峇峇人数不断增加,逐渐形成峇峇社会。峇峇社会形成于18世纪,在19世纪英国统治时期得到发展。20世纪以来,峇峇群体逐渐并入华人社会中。



“娘惹(Nyonya)”是一个族群的总称,始于明朝之后。随着郑和下西洋的众多随从,很多在南洋一带生活下来,和当地的男女通婚,生下的孩子,女孩就叫“娘惹”,男孩就叫“峇峇(Baba)”,到了现在娘惹就成了他们的泛指。娘惹在延续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又加入了很多马来等地的文化特色,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。娘惹马来语、娘惹服饰、娘惹珠绣、娘惹餐具、娘惹菜肴……
由于华人勤勉,不怕吃苦并且善于经商,所以娘惹家庭一般都家境殷实,处处透着大户人家的贵气。比如女孩子在嫁人前不能出门上街,在家要学习女红,刺绣、珠绣、烹饪……学好这些,才会被认为是有教养。娘惹在出嫁时都会为未来夫婿缝制珠绣鞋(kasut manek),出嫁当天新人要穿白衣,之后保存起来,百年之后又要再穿上,这样夫妻来世还能相伴在一起。娘惹从小就要学习的娘惹菜,是以传统的中式食物和烹饪手法,与马来常用的各种香料结合创造出的第一代“Fusion”菜,娘惹菜的特点是味道香浓,大量使用自然香料食材,带有酸辣,有着十足的热带风情。有钱的娘惹人家,会在特殊的日子摆请“长桌宴(Tok Panjang)”,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享用丰盛的娘惹菜肴。“Tok”是福建方言,意为“桌子”;“panjang”是马来语,意为“长”。

峇峇与娘惹的餐具















Baba and Nyonya Table Chair

















峇峇与娘惹刺绣和珠绣













峇峇与娘惹婚礼












峇峇与娘热菜肴
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